羅瓦涅米 Rovaniemi - 隨手拍

前言
一個旅行團的帶領者,可以分為領隊、導遊、領團人員三種,語言別則有華語與外語之分。
領隊:帶領旅客從台灣出發,前往世界各地旅遊,介紹當地的風土民情,出國的行程與路線選擇很多,如大陸線、東北(南)亞線、歐洲線、美加線、中南美洲線、紐澳線、南亞與中東線、非洲及其他特殊路線等。
導遊:身在台灣接待外國遊客,如同民間的外交人員,負責執行來台旅客所選擇的行程內容。旅客來自世界各地,如大陸團、星馬團、美加華僑團、日韓團、其他外語團、賞鳥登山單車特殊團等。
領團人員:帶領國人在台灣境內各地旅遊,沿途照顧旅客及負責導覽解說的專業隨團服務人員。
這三種角色,我都曾扮演過,工作內容有部分相同,例如負責接待與執行,旅程中的食住遊購行娛,照顧團員預防危險…等,但也有很多差別,選擇的交通工具不同-飛機遊輪巴士;團員性質與語言不同-國家族群宗教組織;前往旅行的國家文化不同…等。所以每條路線和每次行程的操作方式都不相同,沒有絕對的標準作業流程。再加上每位領隊導遊的風格與習慣,不同的季節前往,每家旅行社主推的特色與重點也不同。
所以---綜合以上的簡短說明,就可以寫出很多版本的帶團工作程序了。為了讓非業內的社會大眾,能夠稍微了解我們的工作內容,我以我個人的帶團習慣,搭配歐洲線為範例,撰寫了其中一種帶團流程供大家參考。但我每次出團也會隨著人事時地物的改變,來調整與修改我的操作方式喔。
開始跟著里歐Run一遍帶團流程---【以歐洲線領隊為例】
一、 當旅行社報團後,知道出發日期、行程與人數時:
除非特殊情況,通常這時候離出發前還有一段空檔,少則十來天,多則一、二個月。因為要配合航空公司開票的作業規定,通知團員行前說明會的準備時間,手冊製作等等。
**網路收集出團時當地的天氣預測---分別紀錄每個國家與每個城市,造訪期間每天的最高與最低氣溫各是多少。到達每個景點時是晴天陰天雨天下雪天,下雨(雪)的量是多還是少。自已心裡先有準備,是否會影響旅客心情、行程順序,道路狀況等。
(因為歐洲面積大,城市距離遠,有時隔座山或出了隧道,天氣就有差別。以城市為單位做定期的紀錄為佳,通常一團會跑幾個到十幾個城市,愈靠近出團日的會愈準確。不能只看台灣中央氣象局的資料,還要去查歐洲當地的氣象網站與各國各城市的氣象網站才會更準。)
**紀錄當地每天的日出與日落時間---夏天日照時間長,有時早上6點就天亮,到了晚上9點才天黑,吃晚餐時都還看到一顆大太陽在天上。冬天日照時間短,有時下午四點就天黑了,山區與城市裡的光線亮度也不同,要考量到時候走景點的先後順序與情緒曲線。
**清楚與理解旅客行程表中的每一個字---熟悉這套行程所要發揮的主題與特色,是要看山看海看湖、看人文看表演、看聯合國遺產看當地古蹟建築、主推特色餐食與當地節慶活動、旅行社獨家安排或贈送等。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,跟線控或OP討論。計算行程中點到點的距離與時間,中途是否有休息的地方,畫出路線圖是順時鐘走或逆時鐘走。預想每天走那些景點、前後順序,每個景點何時前往,停留多長時間,遊覽車上下車位置,各景點的營業時間,旅館位置與周邊環境。
(多利用Google地圖,它計算的行車時間與距離可以參考。但是歐洲與台灣有時差,在台灣查的時候通常是歐洲當地半夜,交通當然順暢一路藍色到底,可是不一定正確。有時候重要景點可以在台灣半夜查資料,配合當地正確的交通巔峰時間,取得正確的資訊。)
**問清楚團體屬性、先查資料---散客合團、公司行號員工旅遊、蜜月團、系列團、特殊包團等。團員們的年紀分布與男女比例,有無役男、公務人員,剛好在團上過生日的或特殊需求。
**瀏覽臉書上外交部、駐當地代表處的最新資訊---當地新聞與節慶日期,機場最新情況與簽證等。
(臉書平常就可以設定追蹤,與工作有關的人、品牌、組織、政府單位、國家等。這份工作要不斷與世界接軌,有時出團前很忙,沒時間好好準備,平常每天就可以看個十分鐘,積累印象,也多一些話題與客人聊天。)
**整理團上要介紹的歷史地理風土民情---自已準備的資料,問剛回來的同事最新資訊,公司給予的資料,看看當地各城市網站。
二、行前說明會與交接團包資料:
歐洲線的旅行天數較長,目前主流是8~14天;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中,不容易體會歐洲當地的生活情況。因此會舉辦行前說明會,讓團員在出國前先充分了解出入境程序、當地生活須知、如何準備行李等資訊。說明會通常會由當團領隊負責主持,也能先跟團員相見歡。但有時候旺季剛好在團上,就會跟有經驗的同事交接要說的內容,請同事來幫忙開說明會了。
**行前說明會流程---領隊提早半小時到會場準備,點名確認有那些團員來參加。自我介紹後從集合時間地點與機場規定開始說明、出入境注意事項、行程簡介等。當地的天氣狀況、建議攜帶物品與禁止攜帶物品、如何換錢與當地匯率、治安狀況與旅遊須知、保險法規(旅責險與旅平險),Q&A時間等。
(當天無法出席的團員,事後以電話或Line個別連絡,確保大家都能收到說明會內容。)
**建立當團專屬的Line群組---讓各家庭代表加入,PO上說明會內容存在記事本中,方便大家有空隨時瀏覽,也方便團員與領隊間的雙向連繫,出團前都可以用Line回覆團員的問題與發布最新消息,省時也方便。
(不一定每團都要建立群組,要看當團屬性與狀況來決定要不要用Line,有其他的連絡方式與科技工具可以選擇使用,目的是能讓大家都知道出國前的重點提醒就好。)
**出國前一天領取團包資料---這部分要非常小心謹慎,它會相當燒腦與花費時間,犯錯可能會賠錢。當拿到一大疊厚厚的出團資料後,核對團體護照數量、效期、姓名、自帶切結書、特定公務人員軍人役男的出境核準文件。英文版入出境簽證,電子機票與團體訂位記錄是否相符。核對組團社與地接社中英文版行程是否相同、正確、無遺漏。團體保險名單、旅客總表、分房表、特殊餐食、特別回程、中途加入。隔天要帶去機場的出團器材內容與數量是否相符正確,與線控交接團務,領出團款,安排機位…等。
(安排團體旅客的機位是非常複雜的問題,每家航空公司與每條航線的規則都不同,淡旺季與人數也有關係,甚至要跟很多團體協調,飛機座位3-3-3或3-4-3或其他,排法也不同,有時還要半夜上線電腦,在極短的時間中做最佳的安排,有時機位被鎖定還不能預先調整,有時要到機場才能看到機位。我們雖然希望每位團員都能坐在他們喜歡的位子,但~~太難了,每一次都要在時間與選擇中掙扎,設計最多數人能理解與相對公平的排法,很難能讓每個人都滿意。)
三、 出團第一天---機場作業、轉機與入境:
**機場前置作業與團體集合---提早三~五小時到機場,跟航空公司地勤打聲招呼。每家航空公司開櫃時間不同,拿到團體機位表後預作安排,寫在登機證上,確認特殊餐食、飛航狀況、登機門位置、開櫃櫃台。找尋適當位置設立報到處,準備掛牌耳機行李束帶…等,與送機人員合作,開始報到程序,聯絡尚未報到的旅客。
**召開機場說明會30分鐘---集中客人縮小範圍,自我介紹,耳機使用,分發護照登機證,請客人確認是否相符,告知團體座位安排方式。說明出境流程,登機門號碼登機時間飛行時間,中間是否中停或轉機,預告轉機地與目的地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,機場內設施與各項服務的位置。提醒團員手提與托運行李規定、可攜帶與禁止物品,機上注意事項與第一天行程。
**辦理行李托運與登機---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托運行李,檢查托運收據與等行李通過X光檢查後,才可離開櫃台,通過出境證照查驗。飛機上確認所有團員皆已登機,座位安排狀況,與空服員確認特別餐,告訴團員自已的座位,有急事可找。如果中途有轉機,提醒旅客機上物品都要帶下去,下機後於空曠處舉旗等待與集合旅客,清點人數。持下一段登機證一起過安檢,到下一個登機門。若轉機時間長,客人自由活動,要提醒留意登機門號碼可能更改,可查看電視螢幕或告示牆,留意機場廣播。提醒可在下機前先上廁所,減少入關時間。
**入境目的地機場後---舉領隊旗集合團員,確認所有物品都已帶下飛機,使用耳機一起行動入境通關,告知轉盤號碼,行李轉盤處再次集合,等大家提領完畢所有托運行李,是否要拿第一天用品,連絡司機,全團帶上巴士,與司機確認行李、人數、行程。全員到齊後開始走行程。
四、帶團期間的工作內容:
**巴士座位安排與安全使用規則---團體從第二排開始坐,自由入座或抽籤。每個人都要全程繫上安全帶,知道滅火器擊破器與安全門窗的位置,認識司機與車號、車體外觀,告知歐洲車輛行駛時間與使用規定,提醒團員貴重物品不離身。每次開車前必清點人數,告知旅客領隊電話及連絡方式,監督司機行車安全,是否有超速亂超車、接手機打瞌睡等狀況,需即時提醒。
**每日行程進行中---預報當天與隔天的行程內容、天氣預報與景點參觀注意事項,建議服裝搭配與是否有飲食規則等。車上適時介紹當地歷史地理、特色風光、文化民情。到景點時選擇明顯處講解集合時間、地點與安排內容,教團員認識方位,解說參觀路線及廁所位置。在治安較差的地方,請團員提高警覺注意隨身貴重物品。遇到有安排當地的外語導遊時,幫忙翻譯協助客人了解重點。安排自由活動時間,讓大家逛街、拍照、上洗手間。若行程有狀況需變更時,充分說明後,全團簽署行程變更同意書。隨時留意團員狀況與適時清點人數,團員若走失時請於原地等候或電話連絡。關注年長年幼及行動不便的團員,留意周圍可疑人事物,協助照顧團員人身及財物安全,隨時與公司保持連絡。
**進餐廳用餐時---前一天或前幾天要先確認隔天的餐廳,下車前、上菜後說明集合時間及上車地點,預留時間讓團員上廁所,注意特別餐食的團員狀況,介紹當地用餐文化與禮節,有必要時事先規劃團員座位表、人數分佈、親友相鄰、素食桌等。注意菜量是否充足,菜色是否相符,視情況協助出菜,中西餐之不同與當地特色。到客人餐桌間走動關心,提醒勿忘隨身物品,關心司機是否需要用餐之準備。
**旅館進房與退房---如果行程延誤而晚到,要先電話告知旅館。簡單說明旅館設施與周圍情況,司機下行李時要注意行李安全。分房時,同行親友盡量安排相鄰的房間;長者或行動不便者盡量靠近電梯;客人行李箱是自行拖到房間或由旅館人員清點分送;安全地分發房卡與房號,告知領隊的房間號碼及分機撥打方式,查房與教導團員使用房間內的設施,注意緊急逃生出口位置。宣佈下次集合時間地點,早餐用餐地點,提醒離房外出時要帶鑰匙與旅館名片,正確設定晨喚時間。退房時領隊應提早至集合點確認遊覽車狀況,協助客人退房,與櫃臺確認團員的私人消費項目如電話帳單、房間服務費用是否已結帳完畢。確認行李上車,旅客分房表要保存到回國。
(查房的方式有親自到每個房間、在大廳等半小時、用館內電話連絡、進行下個活動時邊處理等多種方式,看情況運用。另外歐洲旅館房號無法提早取得,旅館種類多,樓層分布與配置不是台灣習慣的概念,房間有時連號卻不連房,整團有時分到很多樓層或分住館內好幾棟都有可能。)
(每晚按分房表分配房卡時,可以試著更換發放順序,不要永遠讓同一組客人最後拿到房卡;有些旅館的晨喚方式不是電話鈴響,而是電視自動打開、人工敲門等;在房間內使用自帶的電器用品時要注意安全與合法性,避免破壞房內設備,例如使用電湯匙或在房內煮食。)
**購物退稅與自費活動---歐洲當地商品的價格,通常都會比在台灣買到的價格還便宜,因此到歐洲旅遊時,很多人會順便購買當地的商品來犒賞自已或贈送親友,除了賺價差,有些還可以退稅。因此帶團時,會介紹當地特色商品,讓大家有基本的概念與知識,教導如何辦理退稅與相關流程,選擇付現或刷卡、使用當地貨幣或台幣、手續費高低等資訊。旅行社如有載明於行程表中的自費活動可以根據氣候與當時狀況,適時給予建議與說明,在不影響常規行程之下協助安排,讓旅程更加分更有價值,客人有更豐富的回憶,未參加之旅客也要妥善照顧。
(關於退稅流程,第一天車上講一遍,旅途中再講一遍,最後一晚在旅館大廳協助團員確認最後一遍。平常多講幾次客人就不容易忘記。)
**收取服務費---原則上是返國前一天跟團員收取,才有時間支付給所有供應商,少數情況因分段行程不回頭,必須先支付導遊及司機小費時,會向旅客說明後提前收取。
五、出團最後一天-國外出境與台灣入境:
通常在當地最後一晚之前,就要詳細說明機場出境的操作流程,讓大家提早進入狀況,預留時間整理行李與寫退稅單。
**請團員填寫竟見調查表---有些旅行社採用紙張或信封,通常在最後一天或到達機場後,發給大家填寫回收再繳給旅行社。有些旅行社用網路表格或QRcode掃描填寫,就要幫客人找有網路連結的環境。
**國外出境機場作業流程---到機場前先在車上做行程回顧、謝車詞、講解出境流程。到機場後確認所有行李與貴重物品皆已下車,帶領全團到機場內適當位置,講解機場內各項設施與服務的位置,整理行李,再次叮嚀行李攜帶回國之規定。帶領旅客辦理退稅與行李托運,協助報到登機程序與退稅完成後,集合團體告知登機門號碼、登機時間、飛行時間、是否轉機或中停。說明出境證照查驗程序,協助旅客完成國外出境、海關、簽證、安檢作業流程,確認團員是否皆已登機。
**台灣入境作業---下機後讓客人買機場免稅品,告知行李轉盤位置,確認所有團員的行李都提領完成,珍重再見最後一位離開機場。
六、旅行社回團與報帳:
通常是返國三天內進公司完成回團與報帳程序,繳交行程報告與隨團檢查表,意見調查表。基本上所有的團包資料都要繳回公司,不能外洩旅客相關資料。
留言
張貼留言